2013年5月20日,对天祝县藏族残疾人马让谦来说是一个生活上的转折点。这天,天祝县残联为他赠送配发了一台崭新的钉鞋机,让他拥有了稳定的职业。“20多年了,都是家人养我,如今我终于可以自食其力,更能养活家人了!”当赚到第一笔收入后,马让谦激动地说。
“残疾人是社会的一大困难群体,维护他们的权益利益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于扶残助残工作的重要性,天祝县残联理事长马生华始终是这样的理解。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天祝县残联始终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保障残疾人权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扶残助残工作,不仅使一大批残疾人像马让谦一样,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更为推动平安天祝建设做出了贡献。
实施扶残助残项目量体裁衣暖民心
如何把维护社会稳定和扶残助残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始终是天祝县残联干部考虑最多的问题。“人心暖了,矛盾就少了,不稳定因素也就迎刃而解了。”按照马生华的说法,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首先要让残疾人过上舒心、温馨的日子,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家中。
去年深秋,天祝县大红沟乡西顶村藏族牧民郭占林带着80多岁的老母亲和子女下山入川,搬到了黄羊河农场的新瓦房里。当他家住进宽敞明亮、温暖舒心的新房时,从未走出过大山的郭占林百感交集:“感谢县残联为我们雪中送炭,6000元的建房补助虽不多,但对我们13户下山入川的残疾人来说是鼓劲的钱,更是暖心的钱!”
帮助残疾人下山入川,只是天祝县残联为残疾人所办的众多实事之一。去年以来,天祝县残联先后落实扶残项目资金302万元,为一大批残疾人解决了实际困难。去年为18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了危房,为80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了50.4万元特殊护理补贴,为12户贫困残疾家庭发放救助金7640元;为残疾人扶贫基地及残疾人设施农业示范户发放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5.7万元;为228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发放医疗救助金25.6万元;为793名70岁以上残疾老人发放定额补助金19.03万元;为732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发放水电暖补贴资金29.2248万元;为311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5.33万元;对9名重度残疾人发放康复治疗补助金1.5万元;为1687名农村重度残疾人代缴2014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10.122万元。
开展康复服务活动雪中送炭圆梦想
一次次真金白银帮扶的同时,该县残联还开展了一系列康复服务活动。去年,家住天祝县松山镇的残疾人张恒亮在接受完培训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家住天堂镇的残疾学生钟福生在接受到扶助后,如愿走进了大学的校园……
“实施康复服务,就是要让那些失去梦想的人重新有梦,就是要让他们敢于圆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样残疾人才能真正站起来!”马生华说。
天祝县残联紧盯“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先后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10例,对1名聋儿植入了电子人工耳蜗,为18名听力残疾人装配了价值36万元的助听器,免费适配辅助器具82件;与县妇联共同争取实施项目,为11名贫困听障儿童捐赠助听器11台;为18名残疾人免费发放功能轮椅等辅助器具36件。
一个个康复项目的实施,真正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和愿望。人们有了梦,并且圆了梦,发展的信心足了,不和谐稳定因素少了,共同发展的凝聚力更大了!
维护合法权益化解矛盾促和谐
天祝县残联还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权利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头戏,抓紧转好抓实,做到底,做到广,做到公平。理事会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基层,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在信访接待工作中,坚持做到一张笑脸迎接,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声问候道别,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难必解;对残疾人反映的一些与政策、法规不符,又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最终得到残疾人的谅解和支持。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60余件,残疾人满意率均达100%。县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及乡镇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共受理残疾人法律咨询180人(次),提供法律援助26件,挽回经济损失50万元。(梅生虎 蔡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