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综治要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政法综治要闻 >

武威市公安机关全面推进平安武威建设纪实

时间:  2014-07-24 11:53

近年来,武威市公安机关结合警务机制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平安武威建设进程,坚持和发扬公安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公安群众工作的现实要求,牢固树立民本意识,坚持以民意引领公安工作,正确处理执法与为民、管理与便民、建设与惠民等重大关系,努力圆好人民群众的“平安梦”。

坚持问需于民深入体察社情民意

武威市公安机关始终坚定群众立场,把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公安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将群众需求作为公安工作风向标,教育引导广大民警从认识根源和思想深处解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按照民意主导警务理念,完善“面对面”交流机制,组织广大民警深入开展“大走访”、“学雷锋”、“双联富民”、“三访三评”、“警营开放日”、“警民恳谈”等活动,组织民警经常深入辖区、村组、社区和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生活状况,掌握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见。同时依托互联网公安局长信箱、公安微博等平台,拓宽“键对键”民意沟通渠道,强化警民互动,及时获取群众信息特别是社会治安信息和公安队伍建设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及时采纳,改进公安工作,提高公安工作的针对性,切实发挥群众对警务工作的推动作用。

坚持执法为民整治治安突出问题

武威市公安机关将“保民安促和谐”作为公安群众工作的核心主题,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平安、和谐、稳定的愿望。2013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黑恶必除、命案必破、盗抢必打、有毒必肃、有乱必治”的工作思路,先后组织开展“打盗抢、保民安”“扫毒害、创平安”、社会治安严打整治等一系列力度大、效果好的专项行动,及时侦破了一批大案要案,打掉了一批犯罪团伙,整治了一批治安乱点。对“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坚持零容忍、严打击,有效净化了社会环境。集中开展摩托车、农用车等“五种车辆”专项整治和火灾隐患专项治理,预防重特大交通、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创新警务机制,加强和改进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响应和处置群众报警求助。加快推进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严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的同时,做到了“更好控发案”。

坚持服务于民创新便民利民举措

武威市公安机关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将公安社会管理创新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民生,推出一系列符合实际、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举措。全市公安机关治安、户政、消防、交警、出入境、派出所等窗口单位从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出发进一步放宽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警务公开制”等工作制度,在证照办理中大力推行错时工作、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模式,大幅压缩证照办理时限。依托互联网门户网站,开通网上报警、网上办理证照、网上咨询等服务,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

坚持取信于民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武威市公安机关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双十条”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和“效能风暴”行动,切实抓好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队伍正规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狠抓民警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民警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群众工作能力。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要求,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开展纪律作风整顿,严格落实各项条令制度,严查“四风”问题和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夯实公安工作根基,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铁警队伍,保障了全市公安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梅生虎)

来源:武威日报
(责任编辑;李 婷)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