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综治要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政法综治要闻 >

武威消防“五举措”助推农村消防工作迈上新台阶

时间:  2014-05-09 11:56

今年以来,武威市公安消防支队以全面推进农村消防工作进程为目标,紧紧结合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围绕解决农村消防工作的重点,多举措系统加强农村消防的监督领导管理工作,建立起了“政府领导,行为管理,村组负责,消防监督,全民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新模式,农村消防工作步入持续发展快车道。

落实“责任链”

该市消防支队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与否关系到消防安全工作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和成果,积极提请市政府在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上重拳出击,将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分解,细化到乡(镇)、村、组,努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委会组织管理、村民共同参与”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全市各乡镇成立了“农安办”,协同派出所组建专业执法、安全监管、消防协管员、消防志愿者、消防安全员队伍各一个,落实了村级交通消防巡查队、交通消防宣传队、交通消防安全员,乡镇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召开了乡村社三级干部会议,乡镇与村、村与社、社与户层层签订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延伸农村消防安全“责任链”。同时将火灾多发、柴草堆垛乱堆乱放火灾隐患突出的村镇选为示范点,全面清理乱堆乱放,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从根源上消除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从而构建了村民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责任制网络。

用活“消防经”

该市消防支队坚持“农村消防工作社会化”原则,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层层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农村消防工作深入开展。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为和谐村镇和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在前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农村实际,对全市各地农村消防工作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推进,使农村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村消防工作有序发展。

舞好“整治剑”

该市消防支队根据农村火灾易发的区域、行业、季节等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排查和综合整治,改善防火条件,落实防火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各县区消防大队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分布较广、熟悉民情、深入群众的优势,以强化复合联防为重点,和派出所消防民警搭配分组,对辖区城中村开展了拉网式的检查。在检查中,消防监督人员以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为指导思想,重点检查生产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吃、住、经营为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检查中,坚持做到乡(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房,房不漏处。针对检查出的火灾隐患,由村委会人员分别包抓落实整改措施;能够当场整改的,要求相关人员当场整改火灾隐患。力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防火工作现状,全面构建“消防为主、多警联动、整治火灾隐患”的新格局,减少或避免失控漏管现象。

广宣“防火经”

开展农村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是发展消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预防和减少农村火灾发生的主要手段。该市消防支队始终坚持“农村消防、宣传先行”的原则,构建农村消防宣传教育网络体系,针对农村生活实际,深入的推进了消防宣传“五进”工作,根据农民生活喜好和文化水平,制作可读性、可看性、趣味性强的图文并茂的农村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并利用庙会、集市、广播、标语等传统方式进行消防宣传,使农村宣传工作“撒”向千家万户,实现农村防火工作社会化、基础化、群众化进程。同时,全市各地消防部门,主动上门,对农村乡(镇)、村两委负责人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培训,为武威农村消防安全增添了一道牢固的“防火墙”。

整合“多兵种”

对辖区内的专职消防队伍进行培训指导,加强专职消防队员的灭火作战能力,提高装备器材的保障水平,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时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出击、速战速决,为灭火救援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及义务、志愿消防队作用,建立“以乡镇公安派出所为依托,以义务消防队员为基本骨干”的农村义务消防队,实现了一警多能,一队多用的“警消合一”的农村消防队伍新模式,逐步形成了群防群治、群治群保、互为牵动的农村消防工作社会化网络格局,弥补了消防工作的不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改善了农村消防安全格局,增强了农村抵御火灾的能力。(秦铭明 袁洁)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李 婷)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