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社会治理 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武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杨得中
近年来,在甘肃省委政法委的有力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武威市各级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过硬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政法工作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平安武威建设成效显著。新时期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群众对平安的企盼在哪里,政法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就在哪里。为此,全市政法机关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侧重三个方面工作不断深化平安武威建设。一是积极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出台《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进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加快推进高清视频监控补点扩面、更新换代、提档升级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新建高清探头3.74万余个,城区重点交通路段、公共治安复杂场所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单位、重要部位高清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了100%。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整合优化治安资源,科学配置警力,有效发挥了整体防控效能。二是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完善了“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扎实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办法,推动全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深入开展。组织开展重大社会矛盾和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以及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行动,有效预防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三是不断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完善了流动人口动态化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关爱帮扶体系,不断加大救助帮扶、心理疏导力度,有效维护了“三留守”人员合法权益。协调推进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落实教育、矫治、管理、安置等措施,未发生脱管、漏管现象。
法治武威建设稳步推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依法治国、治省、治市的决策部署,成立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中共武威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关于依法治市重要举措实施规划(2016—2020年)》和《法治建设考评办法》,下发《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专项工作组组成及工作职责》和《办公室工作细则》,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部署,初步构建了市委《实施意见》为总纲,以年度《工作要点》为具体内容,以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实施规划、考评办法为抓手,以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专项工作组职责、办公室工作细则为保障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党政主要领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建立起了党委统一领导和各方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制。扎实推进“七五”普法,组织开展了“法律八进”、“双百”宣讲、法治论坛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促进了法治社会建设。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办案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等“三大平台”建设,建立完善保障公正执法司法的制度机制,严格落实防止冤假错案规定,集中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查活动,依法清理久押不决案件,积极推进轻刑快办试点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案件评查,有效促进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五年来,累计发放司法救助资金1186万元,使一些疑难复杂案件当事人得到了有效及时救助。
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着眼于“五个能力”建设和“五个过硬”要求,组织开展了“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等系列活动,举办全市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等,进一步坚定了广大政法干警的理想信念。政法各部门健全完善政法队伍教育培训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专业培训和实战演练,使政法干警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政法系统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从严整肃警风警纪,有效促进了执法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