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标,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强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整合12368诉讼服务热线、“移动微法院”、官方微信等平台,形成网上查询、咨询、缴费、立案、送达、调解、开庭等“一站式”便民通道,让人民群众在感受“一网通办”的现代化诉讼服务新体验中,切实享有司法获得感。特别是全面推行跨域立案服务,让群众在不同辖区不同级别法院之间自由立案,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异地立案cz难题,打通了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当事人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提升了诉讼服务能力,积极回应了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新期待,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今年以来,凉州区法院已累计网络立案556件,跨域立案21件,接受12368诉讼服务热线咨询人1673人次。开通邮件送达、网上集中送达等线上多元化送达功能,让法律文书送达更快捷。加强电子卷宗深度应用,实现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实现审判流程动态监管,全程留痕,方便当事人、律师查阅复制。今年以来,共办理调档查阅复印5659人次。
数据以协同办公OA、移动办案APP、案件节点管理系统、质效管理系统、质效评估系统、案件评查系统、审判大数据分析模型等法院专网“云”办公办案系统为基础,全面加强全程审判监督,实现了对立案、分案、开庭、执行、报结案、移送评查、上诉等全方位节点管理和时限跟踪,对中止、转换程序、延长审限的案件重点监控通报;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比,对办案质效较低的庭室(团队)、法官(执行员)适时进行诫勉谈话,切实做到了节点不遗漏,全程有监控,努力解决了承办法官审理案件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疑难案件不能按时结案,存案积案多等问题,有效避免了超审限、久拖不审、久审不决现象的发生,使监督管理更加全面科学,分析研判更加准确及时。今年以来,1-10月份,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9742件,结案17310件,收结案数均位居全省法院第二。办结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1%,同比提高0.18个百分点;一类率达100%,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上诉案件发回重审率为11%,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上诉案件改判率为12%,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法官人均结案数为232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2件,是全市法院法官人均结案数最多的法院。
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直播“四大公开平台”建设升级,建成22个高标准科技法庭,以“中国庭审公开网”“云间网上庭审系统”为依托,打造“互联网+”阳光审判体系,实现所有案件从立案、分案、排期、庭审、送达、结案、归档等审判流程环节全部在网上公开,让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案件进展,做到以公开促公正。今年以来,共上网裁判文书9748份、庭审直播案件1526件、公开案件流程信息19132条,访问量超过1千万人次,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互联网+执行”的新模式,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提供有力保障。推进“互联网+”查控,运用“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实现对被执行人在全国范围内的银行存款、车辆、证券、工商登记等信息的查控;推进“互联网+”拍卖,将查控的房屋、车辆、股权等财产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进行公开拍卖,实现拍卖“零佣金”,促进了司法拍卖公开透明、便捷高效。推进“互联网+”失信联合惩戒,依托征信社会管理系统和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信贷审批、出行消费等行为,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今年以来,全院执行案件收案7852件,执结6392件,执结率81.4%,同比上升1.93个百分点。
今年年初,疫情突发,凉州区法院迅速行动、精准施策,及时调整工作部署,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及时安装调试互联网庭审设备,将线下诉讼活动全面转为线上,积极运用远程提讯系统,线上远程进行庭审、宣判活动,既有效避免了人群聚集感染风险,又不影响审判执行工作的良好有序运行,充分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彰显了人民法院的智慧担当。